李政道育儿方法_李政道纪录片

最后更新 :2023.12.09

1.汇贤雅少儿国学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

2.一手培养华罗庚、李政道,最大的「 ”学术成果”是79位院士

3.李政道的分桃问题

4.因材施教的小故事,费米教授的课

5.名人读书的方法分享

6.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7.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8.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

9.循序渐进学习方法名人例子

李政道育儿方法_李政道纪录片

汇贤雅少儿国学给天下母亲的一封信

       一次,杨澜采访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籍华人崔琦。崔琦谈到自己出生在河南农村,父母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衣民,但是他妈妈颇有远见,咬紧牙关省吃俭用,在崔琦12岁那年将他送出村,出外读书。这一走,造成了崔琦与父母的永别。后来他到香港、美国,成了世界名人。 谈到这里,杨澜问崔琦:“你12岁那年,如果你不外出读书,结果会怎么样?”看到这里,我猜想:崔琦一定会这样回答:“我永远成不了名,也许现在还在河南农村种地。” 可是错了!崔琦的回答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如果我不出来,三年困难时期我的父母就不会死。”崔琦后悔得流下了眼泪。 至仁至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在崔琦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崔琦的母亲如听到这句话可以含笑九泉。

       母亲为了孩子的教育,想尽了办法,操碎了心。孟母三迁,为了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举家迁移,其用心可谓良苦。今天的母亲们在教育孩子方面与之相比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从幼儿园开始,就带着孩子在各种兴趣班之间奔波,学钢琴,学书法,学韵语,学奥数,学英语,学游泳,学绘画……而无论学什么,都要大人陪着,母亲就是这陪读一族的主力。这时无论是城市里的高级知识分子,还是农村“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妇,都表现出了相当的勇气和毅力,有的放弃高薪做起了专职妈妈;有的在学区附近赁房而居;有的变卖家产,只为凑齐学费;有的自己去学习各种育儿知识……母亲的努力不断结出硕果,少年大学生,少年作家,国际奥林匹数学、物理、化学竞赛的状元,少年吉尼斯记录的挑战者……越来越多的光环罩在了越来越小的孩子们身上。

       相对于母亲们殚精竭虑,煞费苦心是孩子们在母亲越来越高的要求面前的沉默和反抗。据一项调查显示,有百分之六十多的孩子把自己最不喜欢的人列为父母。孩子们有事需要交流时,父母只是他们第四位告知伙伴。不堪重负的孩子们选择了许多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我相信每一位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她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地成长为一个有利于家国的栋梁,不会有一位母亲培养孩子的目的出于让他走向毁灭,也不会有一位母亲会预见到自己有一天会被自己的孩子夺去生命。母亲义无返顾地爱着自己的孩子,她们省吃俭用把最好的留给孩子,给他最好的营养,让他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了督促孩子的学习她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孩子的成功让她们的心灵得到了莫大的满足,在孩子的成长中她们无私地奉献着自己。正是由于这种盲目的爱,让她们无视孩子的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错误地认为孩子只有成名,成材,成为受人瞩目的对象才不负她们的苦心孤诣,而却忽视了教育的根本。 汇贤雅国学堂提示,以下问题,希望家长们重视和理解:

        一、究竟应该教给孩子什么?

        确定学什么,要根据一个重要的原理---比较价值原理。大教育家斯宾塞精辟指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知识有无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知识有比较价值,所学的任何一门科目都或多或少的有其比较价值所在.而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应当让孩子先学什么,后学什么,着重学什么...对此应该慎之又慎,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有最大效果的学问上.也就是说,不能满足于有点价值,而应该追求最大价值----一辈子受用!

       二、什么是国学教育?

        国学教育就是让孩子在大脑发育最迅速的年龄阶段,通过接触代表人类最高、智慧的中国传统文化,开发其高度智力,培养其健全人格,为孩子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方法.汇贤雅国学堂认为,国学经典:是指古今中外重大知识领域的原创性著作,是被历史证明最有价值,最重要的文化精髓.最能代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精髓的经典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易经>>等重要著作.

        三、儿童必读的国学经典

        <<弟子规>>---系统化的“行为守则”

        是一整套的系统化的“行为守则”。<<弟子规>>教育小朋友懂得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尊敬师长,和别人平等相处,懂礼貌,讲信用等等,而这些是一个人和社会接轨的通行证,直接奠定孩子幸福人生的基础。

        <<千字文>>---童蒙识字教材首选。

        有1000个不重复的汉字编成的一篇韵文,是最好的童蒙识字教材.熔自然,社会,历史,教育,伦理等知识于一炉.学完<<千字文>>,孩子可以轻松开始阅读,及早养成自主学习的兴趣及探究式学习习惯。

       <<论语>>---中国人的“圣经”。

        自古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赞誉.它形象生动地教会我们人生永恒的法则,从小熟读<<论语>>可以使人洞察人性,了悟人生,一个人无论是经商,从政,还是企业管理,甚至生活中看人识人,选择朋友等等,都能从<<论语>>中得出巨大的启发.

        <<大学>>---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

        孙中山先生称这本书是“中国人独有之宝贝”是中国人必读的一本书.读<<大学>>可以培养孩子敦厚中正之性,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小就建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格局.

        <<中庸>>---“和谐”人生的指南。

        “中”是指做人做事不偏激,中正平和,“庸”就是永恒不变.所以, <<中庸>>说的就是永恒不变的和谐之道.学了<<中庸>>能够开发领导潜能,培养处理人际关系的智慧,成为一个高EQ(情商)素养的人才.

        <<老子>>---中国人的智谋奇书。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就是出自<<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可以运用到工作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例如,诺贝尔奖得主丁肇中就将<<老子>>的思想运用到研究领域;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则运用<<老子>>,从小熟读<<老子>>.领悟<<老子>>,可以使人智慧超群,卓而不凡.

       四、诺贝尔奖得主与经典

        ------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汤川秀树

        杨振宁说:"我之怀疑奇遇不灭定律,这和我在西南联大读<<易经>>心得有关.<<易经>>中既有阴阳相似道理,又有阴阳相消长或阴盛阳衰,阳盛阴衰,剥久必复,否极泰来的道理." 杨父很早就发现杨振宁在数理上"有异秉".睿智的父亲并没强化,发展其子天分,而请清华大学国文教师教他国粹.初中两个假期,振宁背会<<孟子>>.他形容古典文化对他人格形成,思维方法及科学研究"如阳光和水"一样重要.

        李政道是从周敦颐<<太极图>>中萌生灵感:"中国传统文化给了我深刻的思想启迪.形象动荡的太极图,深深表达了宇宙星云至电子质子的一切形成."

        丁肇中在传统文化教育下长大.他说:"<<大学>>的格物致知精神使我成就大业."他希望中国下一代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试验精神真正融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汇贤雅国学堂在多年国学教育过程中,也接触了多位从传统文化中受益的名人和大家。

        日本汤川秀树的母亲是中国人.他启蒙于<<论语>>,<<孟子>>,<<老子>>,<<庄子>>.他最爱<<庄子>>是应为<<庄子>>使他开窍."一天,我正在思考基本粒子时,忽然想起,庄子一段话,"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时相遇于混沌之地......",`倏`与`忽`如两个粒子相遇与混沌之地,是粒子对撞吗?`混沌`是更基本的粒子构造吗?由是,<<庄子>>确定了汤川秀树的"介子"理论.

       五、经典造就财富人生--李嘉诚,吴任宝,张瑞敏

        华人首富--李嘉诚

        李嘉诚出生在一个书香世家,三岁就能咏<<三字经>>.<<千家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正是在这些童蒙读物中,开始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五岁入小学,开始学习四书五经,子曰诗云.<<诗经>>.<<老子>>.<<庄子>>.<<离骚>>伴随他一生.打下了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根基.李嘉诚感叹:"少年时期学到的知识弥足珍贵,它令我终身受益."

        华西村---吴任宝

        一介农民,能在政治风浪中,凭借超凡的政治智慧,以及近乎与生俱来的企业家天分,历数十年而不倒,将红旗从政治挂帅的时代,打到经济挂帅的时代,且为华西夺得"天下第一村"的美誉,入选'中共建党80周年八十人",只是时读时辍念了三年私塾,血脉中流淌着"六经",印象最深的是<<三字经>>,譬如"子不教,父之过"....他那源于传统的儒家文化道德观带领着华西人创造了奇迹.

        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

        “我最喜欢三本书:<<老子>>.<<论语>>.<<孙子兵法>>” 张瑞敏说自己最喜欢读的是老子的<<道德经>>,也喜欢自觉的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运用于经营之道."<<老子>>帮助我确立企业经营发展的大局观;<<孟子>>培育我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分,勇于进取,刚健有为的浩然正气;<<孙子>>帮助我形成具体的管理方法和企业竞争谋略."他曾老老实实地透漏自己的雄心:日本式管理(团对意识和吃苦精神)+美国式管理(个性舒展和创新竞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管理精髓=海尔管理模式.归根到底,我们要造中国自己的品牌."

       六、毛泽东的智慧与`四书五经`

        江河不择细流.毛泽东之所以能够成为二十世纪中国历史上一位前无古人的大政治家,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其关键就在于他首先是一位大学问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除了得益于当时已经译成中文的部分马列原著和丰富的社会实践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其最基本的思想观点和方式方法大部分均可在中国优秀文化典籍中找到出.他评<<三国>>.批<<水浒>>.熟读<<资治通鉴>>.精研<<红楼梦>>.圈阅<<二十五史>>翻检"诸子百家".特别是对于被称为儒家经典的"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和"五经"(即<<诗经>>.<<周易>>.<<尚书>>.<<礼记>>.<<春秋>>)的学习和研究,运用与继承,无疑对他领袖思想的最终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奠基作用.

        1,实践论"得出于<<礼记.学问>>

        2,群众路线"得出于孟子的"国人学"

        3,为人民服务"缘出<<礼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思考:毛泽东对"四书五经"的学习,掌握和运用可以说已经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在他笔下,经典充满了"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尽管他后来出于种种政治因素对孔孟之道和儒家文化大加挞伐,但如果把"四书五经"的优秀典籍的影响抽取出来,毛泽东思想肯定是不完整的.毛泽东尚且如此,是到了我们抛弃迷信和盲从,用自己的头脑去反思孕育了数千年华夏文明的中国文化的经典的时候了!从这些中外名人早年所接受的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个人若能在孩童时期就汲取人类最好的精神营养,早早培育起自学能力,自主思考能力,走上卓越的人生之路是必然.

       七、抓住教育的敏感期

        孩子的大脑发育理论,孩子的智力和性格在0-3岁完成60%,3-6岁完80%,6-8岁完成90%,8岁以后的发展则渐趋缓慢,到了13岁以后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就结束了.那么我们就应该抓住孩子大脑发育最关键的敏感期.4-13岁这一阶段的儿童,因其知识未开,理解能力薄弱,然也因其涉世未深,心性依然纯净,正是一生中记忆力最强的阶段.汇贤雅国学经过多年总结发现,这段时期应把握其记忆的特长善加教育。古圣先贤们高瞻远瞩,不约而同地选择四书五经及老庄等经典为主要教材,教导儿童熟读,进而达到背诵.如此充分发挥其记忆力好的特长,学习最有价值的经典,使其耳濡目染于圣贤光明正大的智慧思想之中,以潜移默化其气质,经典的价值亦将伴随其人生经验成长.能扶持他克服人生逆境难题,养成阅读古文能力.此种终生受益的教育,在童蒙学习经典阶段中种下根苗.十年易过,终身难得,且莫等闲错过了.

       八、学习国学的主张:

        学习国学的方法可以很简单,只要父母有耐心,与老师配合,利用好孩子的业余时间,带孩子走入少儿国学班.和小朋友们在一起学习,他们自然就会背诵,通过老师循循善诱的讲解,理解其中含义。少儿国学教育总括只有两个重点,一,从教材说,自小就让他接触"最有价值的书"."永恒的书“只要有价值不管艰深不艰深.二.从教法说,就是让他对经典产生兴趣,通过背诵记住原文,通过学习理解内涵,再运用于现实生活,也就是汇贤雅国学的理念:学习经典、启迪智慧、完善品格、成就人生。经典的学习,让孩子一辈子受用。

一手培养华罗庚、李政道,最大的「 ”学术成果”是79位院士

       李政道:Tsung-Dao Lee(1926年11月24日—),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杨振宁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这项发现,由吴健雄的实验证实。李政道和杨振宁是最早获诺贝尔奖的华人。

       简历:

       出生日期和地点 1926年11月24日,中国上海

       国 籍 美国

       目前职务

       美国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学 历

       1943-44

       中国贵州省,浙江大学

       (由于战争,浙江大学从浙江迁往贵州)

       1945

       中国云南省昆明,西南联合大学

       (由从北京南迁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及

       从天津南迁的南开大学组成)

       1946-49 美国芝加哥大学,1950年获博士学位

       荣誉

       1957 诺贝尔物理奖

       1957 爱因斯坦科学奖

       1969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7 法国国家学院G. Bude奖章

       1979 伽利略奖章

       1986 意大利最高骑士勋章

       1994 和平科学奖

       1995 中国国际合作奖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为李政道星

       1997 纽约市科学奖

       1999 教皇保罗奖章

       1999 意大利政府内政部奖章

       2000 纽约科学院奖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名誉学位

       1958 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博士

       1969 香港中文大学文学博士

       1978 纽约市立大学科学博士

       1982 意大利比萨,高等师范学院物理学博士

       1984 Bard学院科学博士

       1985 北京大学科学博士

       1986 美国Drexel大学文学博士

       1988 意大利Bologna大学科学博士

       1990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博士

       1991 美国Adelphi大学科学博士

       1992 日本筑波大学科学博士

       1994 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科学博士

       2006 英国诺丁汉大学科学博士

       工作简历

       1950 芝加哥大学天文系助理研究员

       1950-51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助理研究员和讲师

       1951-5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成员

       1953-55 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

       1955-56 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

       1956-60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0-62 哥伦比亚大学兼职教授

       1960-6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

       1962-63 哥伦比亚大学访问教授

       1963-64 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1964-84 哥伦比亚大学费米物理讲座教授

       1984- 哥伦比亚大学全校级教授

       1986- 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CCAST, WL)主任

       1986- 北京现代物理中心主任(北京大学)

       1988- 浙江现代物理中心主任(浙江大学)

       1997-2003 RIKEN-BNL研究中心主任

       2004- RIKEN-BNL研究中心名誉主任

       理事会成员

       1985-93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理事会成员

       1990-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董事会成员

       名誉教授

       198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1982 暨南大学

       1982 复旦大学

       1984 清华大学

       1985 北京大学

       1985 南京大学

       1986 南开大学

       1987 上海交通大学

       1987 苏州大学

       1988 浙江大学

       1993 西安西北大学

       1998 上海大学

       2000 兰州大学

       2002 厦门大学

       2003 西北工业大学

       特邀讲座和院士

       1957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57 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61-63 美国Sloan 基金学者(Sloan Fellow)

       1962 美国哲学学会院士

       1964 美国哈佛大学Loeb特邀讲座

       1964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6 美国Guggenheim基金学者(Guggenheim Fellow)

       1982 意大利 Lincei国家科学院院士

       1986 华盛顿大学Jessie与John Danz讲座

       1994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5 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1995 麻省理工学院,Herman Feshbach物理学讲座

       2003 梵蒂冈Pontifical 科学院院士

       2004 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科技委员会顾问

       著 作

       粒子物理和场论引论

        Harwood科学出版社,1981

       李政道文选1-3集,G. Feinberg编辑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6

       宇称不守恒三十年——李政道六十华诞学术研讨会

        Birkhauser Boston Inc., 1988

       对称,不对称与粒子的世界,

        华盛顿大学出版社,1988

       李政道文选,1985-1996,任海沧、庞阳编辑

        Gordon and Breach, 1998

       科学与艺术,主编:李政道,副主编:柳怀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物理的挑战,李政道著

        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宇称不守恒发现之争论解谜,季承、柳怀祖、滕丽编辑

        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简体字本)

        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4(繁体字本)

       生平概述:

       李政道出生于中国上海,祖籍江苏苏州,父亲李骏康是金陵大学农化系首届毕业生。李政道曾在东吴附中,江西联合中学等校就读。因抗战,中学未毕业。1943年因以同等学历考入迁至贵州的浙江大学物理系,由此走上物理学之路,师从束星北、王淦昌等教授。1944年因日军入侵贵州,时在贵州的浙江大学被迫停学。1945年他转学到时在昆明的西南联合大学就读二年级,师从吴大猷、叶企孙等教授。1946年赴美进入芝加哥大学,师从费米教授。1950年获得博士学位之后,从事流体力学的湍流、统计物理的相变以及凝聚态物理的极化子的研究。1953年,他任哥伦比亚大学助理教授,主要从事粒子物理和场论领域的研究。三年后,29岁的李政道,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二百多年历史上最年轻的正教授。他开辟了弱作用中的对称破缺、高能中微子物理以及相对论性重离子对撞物理等科学研究领域。1984年他获得全校级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这一最高职称,至今仍是哥伦比亚大学在科学研究上最活跃的教授之一。现在,他的兴趣转向高温超导波色子特性,中微子映射矩阵,以及解薛定谔方程的新途径的研究。如今耄耋之年的他仍奋斗在物理研究的第一线,不断发表科学论文。

       自20世纪七十年代初,他和夫人开始回国访问,为祖国的科学和教育事业做了很多贡献。他积极建议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重视基础科学研究,促成中美高能物理的合作,建议和协助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议成立自然科学基金,设立CUSPEA,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大学及浙江大学的近代物理中心等学术机构,设立私人教育基金,对艺术和中国的历史文化有着强烈的兴趣,个人亦喜随笔作画并积极倡导科学和艺术结合。

        1926年11月25日,李政道诞生于上海。他自幼酷爱读书,整天手不释卷,连上卫生间都带着书看,有时手纸没带,书却从未忘带。抗战争时期,他辗转到大西南求学,一路上把衣服丢得精光,但书却一本未丢,反而一次比一次多。

        1946年,20岁的李政道到美国留学,当时他只有大二的学历,但经过严格的考试,竟然被芝加哥大学研究生院录取。 3年后便以“有特殊见解和成就”通过了博士论文答辨,被誉为“神童博士”,其时年仅23岁。

        在科学上早熟的李政道,1956年30岁时便升任著名的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亲自体会到科学人才必须从小培养,因而在1974年 5月30日会见毛泽东主席时,建议在中国科技大学开设少年班,他的建议受到采纳。1979年他去合肥访问时去科大少年班看望了同学们,并题词:“青出于蓝,后继有人。”李政道关心中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建议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他建议建立博士后制度他建议建造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他建议成立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和北京近代物理中心,……这些建议都一一得以实现。1985年7月16日,邓小平会见李政道时,对他说:“谢谢你,考虑了这么多重要的问题,提了这么多好的意见。”

        1998年1月23日,李政道将其毕生积蓄30万美元,以他和他的已故夫人秦惠(竹君)的名义设立了“中国大学生科研辅助基金”,资助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兰州大学和苏州大学的本科生从事科研辅助工作。李政道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为科学事业后继有人,真是用心良苦,竭尽全力。

        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重要事件年历

        1926年 出生于上海

        1943年 江西联合中学毕业

        1943年 就读于浙江大学物理系

        1944年 转入昆明国立西南联大

        1946年 就读联大二年级,受吴大猷推荐赴美留学(芝加哥大学物理系)

        1950年 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至加拿大担任天文研究员

        1951年 受聘于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

        1953年 至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1956年 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

        1957年 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奖

        1958年 与杨振宁、吴健雄同获普林斯顿大学物理学奖,并被授于普林斯顿大学物理荣誉博士学位

        1960年 任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教授

        1961年 受推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63年 回哥伦比亚大学,担任第一位「费米讲座」的物理学教授偕夫人返回阔别26年的中国大陆

        1964年 和杨振宁受邀参加广州粒子物理理论讨论会,二人还被推选为本次会议的顾问委员会成员

        1984年 回国参加第十六届中研院院士会议

        1986年 出任中国高等科学技术中心终身主任;并担任北京现代物理学研究中心主任。12月,哥大为李政道举行六十大寿庆典

        1988年 在北京主持召开同步辐射应用国际讨论会

       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 1642.12.25——1727.3.20.)

       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

       简介

        最负盛名的数学家、科学家和哲学家,同时是英国当时炼金术热衷者。他在1687年7月5日发表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里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以及他的牛顿运动定律是经典力学的基石。牛顿还和莱布尼茨各自独立地发明了微积分。他总共留下了50多万字的炼金术手稿和100多万字的神学手稿。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的智商:190

       少年牛顿

       1643年1月4日,在英格兰林肯郡小镇沃尔索浦的一个自耕农家庭里,牛顿诞生了。牛顿是一个早产儿,出生时只有三磅重,接生婆和他的亲人都担心他能否活下来。谁也没有料到这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东西会成为了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并且竟活到了85岁的高龄。牛顿出生前三个月父亲便去世了。在他两岁时,母亲改嫁给一个牧师,把牛顿留在外祖母身边抚养。11岁时,母亲的后夫去世,母亲带着和后夫所生的一子二女回到牛顿身边。牛顿自幼沉默寡言,性格倔强,这种习性可能来自它的家庭处境。

       大约从五岁开始,牛顿被送到公立学校读书。少年时的牛顿并不是神童,他资质平常,成绩一般,但他喜欢读书,喜欢看一些介绍各种简单机械模型制作方法的读物,并从中受到启发,自己动手制作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如风车、木钟、折叠式提灯等等。

       传说小牛顿把风车的机械原理摸透后,自己制造了一架磨坊的模型,他将老鼠绑在一架有轮子的踏车上,然后在轮子的前面放上一粒玉米,刚好那地方是老鼠可望不可及的位置。老鼠想吃玉米,就不断的跑动,于是轮子不停的转动;又一次他放风筝时,在绳子上悬挂着小灯,夜间村人看去惊疑是彗星出现;他还制造了一个小水钟。每天早晨,小水钟会自动滴水到他的脸上,催他起床。他还喜欢绘画、雕刻,尤其喜欢刻日晷,家里墙角、窗台上到处安放着他刻画的日晷,用以验看日影的移动。

       牛顿12岁时进了离家不远的格兰瑟姆中学。牛顿的母亲原希望他成为一个农民,但牛顿本人却无意于此,而酷爱读书。随着年岁的增大,牛顿越发爱好读书,喜欢沉思,做科学小实验。他在格兰瑟姆中学读书时,曾经寄宿在一位药剂师家里,使他受到了化学试验的熏陶。

       牛顿的成就

        力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在伽利略等人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物体运动的三个基本定律(牛顿三定律):①任何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时,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不变,即原来静止的继续静止,原来运动的继续作匀速直线运动。②任何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其动量随时间的变化率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通常可表述为: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一致。③当物体甲给物体乙一个作用力时,物体乙必然同时给物体甲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同一直线上。这三个非常简单的物体运动定律,为力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第一定律的内容伽利略曾提出过,后来R.笛卡儿作过形式上的改进,伽利略也曾非正式地提到第二定律的内容。第三定律的内容则是牛顿在总结C·雷恩、J·沃利斯和C·惠更斯等人的结果之后得出的。

        牛顿是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者。他在1665~1666年开始考虑这个问题。1679年,R·胡克在写给他的信中提出,引力应与距离平方成反比,地球高处抛体的轨道为椭圆,假设地球有缝,抛体将回到原处,而不是像牛顿所设想的轨道是趋向地心的螺旋线。牛顿没有回信,但采用了胡克的见解。在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以及其他人的研究成果上,他用数学方法导出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把地球上物体的力学和天体力学统一到一个基本的力学体系中,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体系。正确地反映了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宏观运动规律,实现了自然科学的第一次大统一。这是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一次飞跃。

        牛顿指出流体粘性阻力与剪切率成正比。他说:流体部分之间由于缺乏润滑性而引起的阻力,如果其他都相同,与流体部分之间分离速度成比例。现在把符合这一规律的流体称为牛顿流体,其中包括最常见的水和空气,不符合这一规律的称为非牛顿流体。

        在给出平板在气流中所受阻力时,牛顿对气体采用粒子模型,得到阻力与攻角正弦平方成正比的结论。这个结论一般地说并不正确,但由于牛顿的权威地位,后人曾长期奉为信条。20世纪,T·卡门在总结空气动力学的发展时曾风趣地说,牛顿使飞机晚一个世纪上天。

        关于声的速度,牛顿正确地指出,声速与大气压力平方根成正比,与密度平方根成反比。但由于他把声传播当作等温过程,结果与实际不符,后来P.-S.拉普拉斯从绝热过程考虑,修正了牛顿的声速公式。

        数学方面的贡献

        17世纪以来,原有的几何和代数已难以解决当时生产和自然科学所提出的许多新问题,例如:如何求出物体的瞬时速度与加速度?如何求曲线的切线及曲线长度(行星路程)、矢径扫过的面积、极大极小值(如近日点、远日点、最大射程等)、体积、重心、引力等等;尽管牛顿以前已有对数、解析几何、无穷级数等成就,但还不能圆满或普遍地解决这些问题。当时笛卡儿的《几何学》和瓦里斯的《无穷算术》对牛顿的影响最大。牛顿将古希腊以来求解无穷小问题的种种特殊方法统一为两类算法:正流数术(微分)和反流数术(积分),反映在1669年的《运用无限多项方程》、1671年的《流数术与无穷级数》、1676年的《曲线求积术》三篇论文和《原理》一书中,以及被保存下来的1666年10月他写的在朋友们中间传阅的一篇手稿《论流数》中。所谓“流量”就是随时间而变化的自变量如x、y、s、u等,“流数”就是流量的改变速度即变化率,写作等。他说的“差率”“变率”就是微分。与此同时,他还在1676年首次公布了他发明的二项式展开定理。牛顿利用它还发现了其他无穷级数,并用来计算面积、积分、解方程等等。1684年莱布尼兹从对曲线的切线研究中引入了和拉长的S作为微积分符号,从此牛顿创立的微积分学在大陆各国迅速推广。

        微积分的出现,成了数学发展中除几何与代数以外的另一重要分支——数学分析(牛顿称之为“借助于无限多项方程的分析”),并进一步进进发展为微分几何、微分方程、变分法等等,这些又反过来促进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例如瑞士J.伯努利曾征求最速降落曲线的解答,这是变分法的最初始问题,半年内全欧数学家无人能解答。1697年,一天牛顿偶然听说此事,当天晚上一举解出,并匿名刊登在《哲学学报》上。伯努利惊异地说:“从这锋利的爪中我认出了雄狮”。

        牛顿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流数(fluxion)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并和G.W.莱布尼茨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学,得出了导数、积分的概念和运算法则,阐明了求导数和求积分是互逆的两种运算,为数学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纪元。

        光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曾致力于颜色的现象和光的本性的研究。1666年,他用三棱镜研究日光,得出结论:白光是由不同颜色(即不同波长)的光混合而成的,不同波长的光有不同的折射率。在可见光中,红光波长最长,折射率最小;紫光波长最短,折射率最大。牛顿的这一重要发现成为光谱分析的基础,揭示了光色的秘密。牛顿还曾把一个磨得很精、曲率半径较大的凸透镜的凸面,压在一个十分光洁的平面玻璃上,在白光照射下可看到,中心的接触点是一个暗点,周围则是明暗相间的同心圆圈。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牛顿环”。他创立了光的“微粒说”,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光的运动性质,但牛顿对光的“波动说”并不持反对态度。1704年,他出版了《光学》一书,系统阐述他在光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热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确定了冷却定律,即当物体表面与周围有温差时,单位时间内从单位面积上散失的热量与这一温差成正比。

        天文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1672年创制了反射望远镜。他用质点间的万有引力证明,密度呈球对称的球体对外的引力都可以用同质量的质点放在中心的位置来代替。他还用万有引力原理说明潮汐的各种现象,指出潮汐的大小不但同月球的位相有关,而且同太阳的方位有关。牛顿预言地球不是正球体。岁差就是由于太阳对赤道突出部分的摄动造成的。

        哲学方面的贡献

        牛顿的哲学思想基本属于自发的唯物主义,他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如同历史上一切伟大人物一样,牛顿虽然对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也不能不受时代的限制。例如,他把时间、空间看作是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脱离的东西,提出了所谓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的概念;他对那些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提出一切行星都是在某种外来的“第一推动力”作用下才开始运动的说法。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牛顿最重要的著作,1687年出版。该书总结了他一生中许多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上述关于物体运动的定律。他说,该书“所研究的主要是关于重、轻流体抵抗力及其他吸引运动的力的状况,所以我们研究的是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该书传入中国后,中国数学家李善兰曾译出一部分,但未出版,译稿也遗失了。现有的中译本是数学家郑太朴翻译的,书名为《自然哲学之数学原理》,1931年商务印书馆初版,1957、1958年两次重印。

        牛顿对自然的兴趣

        由于牛顿在剑桥受到数学和自然科学的熏陶和培养,对探索自然现象产生极为浓厚的兴趣。就在1665~1666年这两年之内,他在自然科学领域内思潮奔腾,才华迸发,思考前人从未思考过的问题,踏进前人没有涉及的领域,创建前所未有的惊人业绩。1665年初他创立级数近似法以及把任何幂的二项式化为一个级数的规则。同年11月,创立正流数法(微分);次年1月,研究颜色理论;5月,开始研究反流数法(积分)。这一年内,牛顿还开始想到研究重力问题,并想把重力理论推广到月球的运行轨道上去。他还从开普勒定律中推导出使行星保持在它们轨道上的力必定与它们到旋转中心的距离平方成反比。牛顿见苹果落地而悟出地球引力的传说,说的也是在此时发生的轶事。总之,在家乡居住的这两年中,牛顿以比此后任何时候更为旺盛的精力从事科学创造,并关心自然哲学问题。由此可见,牛顿一生的重大科学思想是在他青春年华、思想敏锐短短两年期间孕育、萌发和形成的。

        1667年牛顿重返剑桥大学,10月1日被选为三一学院的仲院侣,次年3月16日选为正院侣。当时巴罗对牛顿的才能有充分认识。1669年10月27日巴罗便让年仅26岁的牛顿接替他担任卢卡斯讲座的教授。牛顿把他的光学讲稿(1670~1672)、算术和代数讲稿(1673~1683)《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以下简称《原理》)的第一部分(1684~1685),还有《宇宙体系》(1687)等手稿送到剑桥大学图书馆收藏。1672年起他被接纳为皇家学会会员,1703年被选为皇家学会主席直到逝世。其间牛顿和国内外科学家通信最多的有R.玻意耳、J.柯林斯、J.夫拉姆斯蒂德、D.格雷果理、E.哈雷、胡克、C.惠更斯、G.W.F.von莱布尼兹和J.沃利斯等。牛顿在写作《原理》之后,厌倦大学教授生活,他得到在大学学生时代结识的一位贵族后裔C.蒙塔古的帮助,于1696年谋得造币厂监督职位,1699年升任厂长,1701年辞去剑桥大学工作。当时英国币制混乱,牛顿运用他的冶金知识,制造新币。因改革币制有功,1705年受封为爵士。晚年研究宗教,著有《圣经里两大错讹的历史考证》等文。牛顿于1727年3月31日(儒略历20日)在伦敦郊区肯辛顿寓中逝世,以国葬礼葬于伦敦威斯敏斯特教堂。

        《光学》和反射式望远镜的发明,光学和力学一样,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注意。用于天文观测的需要,光学仪器的制作很早就得到了发展,光的反射定律早在欧几里得时代已经闻名,但折射定律直到牛顿出生之前不久才为荷兰科学家W.斯涅耳所发现。玻璃的制作早已从阿拉伯辗转传入西欧。16世纪荷兰磨制透镜的手工业大兴。把透镜适当组合成一个系统就可成为显微镜或望远镜。这两种仪器的发明对科学发展起了重大作用。在牛顿之前,伽利略首先把他所制作的望远镜用在天象观测上。枷利略式的望远镜是以一片会聚透镜为目镜、一片发散透镜为物镜的望远镜。还有当时盛行的由两片会聚透镜组成的开普勒望远镜。两种望远镜都无法消除物镜的色散。牛顿发明以金属磨成的反射镜代替会聚透镜作为物镜,这样就避免了物镜的色散。当时牛顿制成的望远镜长6英寸,直径1英寸,放大率为30~40倍。经过改进,1671年他制作了第二架更大的反射式望远镜,并送到皇家学会评审。这台望远镜被皇家学会作为珍贵科学文物收藏起来。为了制造反射式望远镜,牛顿亲自冶炼合金和研磨镜面。牛顿自幼爱好动手制模型,做试验,这对他在光学实验上的成功有极大帮助。光的颜色问题早在公元前就有人在作猜测,把虹的光色和玻璃片的边缘形成的颜色联系起来。从亚里士多德以来到笛卡儿都认为白光是纯洁的、均匀的,是光的本质,而色光只是光的变种。他们都没像牛顿那样认真做过实验。

       牛顿的发现

        大约在1663年,牛顿即开始热衷于光学研究,磨玻璃、制作望远镜也在这个时期。1666年,他购得一块玻璃三棱镜,开始研究色散现象。为了这个目的,牛顿在他的《光学》一书中写道:“把我的房间弄暗,在我的窗板上开一个小孔,以便适量的太阳光射入室内,就在入口处安置我的棱镜,光通过棱镜折射达到对面的墙上。”牛顿看到墙上有彩色的光带,光带之长数倍于原来的白光点,他意识到这些彩色就是组成白色太阳光的原始光色。为了证明这一点,牛顿进一步做实验。在光带投射的屏上也打一个小孔,让光带中彩色的一部分穿过第二个小孔,经过放在屏后的第二个棱镜折射投到第二个屏上,又让第一棱镜绕它的轴缓慢转动,只见穿出第二个小孔落在第二屏上的像随着第一棱镜转动而上下移动。于是看到,为第一棱镜折射最大的蓝光,经过第二棱镜也是折射得最大;反之,红光被前后两个棱镜折射得最小。于是牛顿作出结论:“经过第一棱镜折射后所得长方形的彩色光带不是别的,正是由不同的彩色光所组成的白色光经折射而形成的。”也就是说:“白光本身是由折射程度不同的各种彩色光所组成的非均匀的混合体。”这就是牛顿的光色理论。它是通过实验建立起来的,牛顿自称这个实验为“关键性实验”。这个实验可说是一个半世纪后J.von夫琅和费建立光谱术的基础。事实上牛顿在他的《光学》第1卷命题4问题1中用过1~2英寸长、宽仅1/10或1/20英寸的长方形的孔代替小圆孔,他说所得结果较前更清晰,但没有夫琅和费线的记载。牛顿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于1672年把他的结论用书信形式送交皇家学会评审。不料竟引起一场尖锐的论战。当时惠更斯反对他,胡克攻击他尤甚。早在1665年胡克就在英国提出光的波动理论,这只是一个假说。惠更斯则把它完整起来,认为空间的以太是无所不在的,他把以太作为振动的媒质,把媒质的每一个质点都看成一个中心,在中心的周围形成一个波,惠更斯成功地用这个物理图像来解释光的反、折射、还以此来研究冰洲石的双折射(但是光的波动学说的确立还有待于一个半世纪之后由英国的T.杨的干涉实验来证明)。牛顿则持光的微粒说,他认为波动说的最大障碍是不能解释光的直线进行。他提出发光物体发射出以直线运动的微粒子、微粒子流冲击视网膜就引起视觉。它也能解释光的折射与反射,甚至经过修改也能解释F.M.格里马尔迪发现的“衍射”现象。但对薄膜形成的彩色,牛顿则承认微粒说不如波动说解释得明快。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在当时是十分激烈的,双方争论持续多年。当年光的微粒说与波动说之争,现在可以引用E.T.惠特克的话来结束这桩公案:“当A.爱因斯坦以M.普朗克的量子原理来解释光电效应,光的微粒思想经过一个世纪的沉寂而在1905年又获得了新生,并因此而导致光量子存在的基本原理。他的思想为实验所充分肯定,特别是光子与电子碰撞所产生的康普顿效应服从经典的碰撞力学定

李政道的分桃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位传奇的人物,他为新中国培养了79名院士,例如李政道,华罗庚等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巨匠。 但他们的老师——叶企孙,却并不为众人所知。 从小立志,用自己的能力为国家作贡献 叶企孙于书香门第,在家庭的庇佑,与他父亲的严厉要求之下,他拥有的学习的机会比同龄人多。 在叶企孙九岁那年,他已经熟读中国传统的经史子集,甚至还广泛涉猎了西方的科学文化。 这时叶企孙的父亲意识到了孩子要开始接受正式的教育。于是就把叶企孙送进自己创办的「 ”敬业学校”读书。该校就是我国最早引进西方教育的现代学校之一,叶企孙在此更加深入系统地学习西方的科学知识。 他平时除了热爱学习以外,也会经常出去游玩,他认为「 ”世界那么大,必须到处去见识”。有一次他就约了同学一同到上海游玩,当时照相技术很风靡,上海开了很多照相馆,出于好奇,叶企孙就在照相馆中照了一副全身照。 叶企孙拿到相片以后,用毛笔在相纸的背面,工整地写下四行评论: (一)戴平顶草帽拍照形式不佳; (二)右手置花架上置法尚未得宜; (三)二足如此摆列不雅观; (四)长衫多皱处。 只是一张照片,却能看出叶企孙对待事情的严谨缜密思维,平时也经常有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 开阔的视野以及扎实的知识素养,促使他顺利考上了清华学堂,成为清华的第一批学生。 在人才辈出的清华园,叶企孙知识的海洋范围不断扩大,甚至后来还成为了清华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可是,当时的中国技术很多都不成熟,非常落后。如果想要学到先进的西方科技,唯一的路就是:远赴欧美。 清华园 这种情况下,叶企孙立下了一个志愿:「 ”要去西方学习自然科学,然后用科学来振兴祖国。” 这一认识促使他立志去往西方学习自然科学,学成后用以振兴祖国。1915年,他和同学一起筹办了清华学生科学社,在他们的每天认真宣传,与学生不断讲解交流之下,学生科学社在清华园内非常活跃。 而叶企孙在学习上也变得更加勤奋刻苦。他除了会「 ”挑夜灯”每晚学习到深夜以外,每天一大早就会来到课室里学习,还没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做预习笔记,课堂中记录下不懂的知识点,然后下课后自己再深入研究或者向老师请教。 一日复一日,他对学习的态度一如既往地认真,所学的知识也更加精进。 赴美学习先进的理论知识,放弃哈佛任教机会毅然归国 后来国家决定送清华的一批学生去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其中一位人选就是叶企孙。 因此在叶企孙20岁之时,他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先后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哈佛大学求学深造。 芝加哥大学 哈佛大学 叶企孙怀着远大的抱负,首先进入了芝加哥大学物理系学习,当时这个学校是美国的物理学研究中心之一,一向都有「 ”注重实验”的传统。 叶企孙接触西方科学技术理论虽然已经很多年,可一直没有怎么做过实验,他来到这个学校,真的是来对了。凭借着他惊人的动手能力以及肯学肯努力的态度,他很快就熟悉了这些实验学习工作。不久,他就获得了美国芝加哥大学的学士学位。 因为叶企孙的学习能力很强,美国芝加哥大学给他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去哈佛大学研究院,师从著名物理学家进行实验研究,测定普朗克常数。 叶企孙很仔细地观察这些数据,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改进,所测量的普朗克常数值成为早期最精确的数值,后来甚至被国际物理学界沿用多年。而中国人的姓名,也第一次出现在现代世界《自然科学》著作中,那一年,叶企孙才23岁。 叶企孙在哈佛完成了普朗克常数的工作以后,在导师的指导之下开始做「 ”压力对铁磁物质磁导率影响研究”。在这项研究工作中,叶企孙收获了许多磁学知识,促使他后来成为我国从事现代磁学研究的第一人。 在美国留学5年,叶企孙从一个学生成长为一个合格的实验物理学家。因为叶企孙实在是太过优秀,哈佛给他开出了很好的工作薪资,让他留下来当教授。 此时叶企孙所以要面临的问题就是:「 ”留在哈佛拿高薪当教授,或者回中国在艰苦的环境下做实验教书。” 其实在当时,那批与叶企孙同期送来海外的清华学生,有不少选择了留在国外工作。毕竟当时中国十分落后,压根没有好的资源培养新一代学生,所以不回去也似乎也「 ”无可厚非”。但为了国家的发展壮大,叶企孙还是选择了回国,婉拒了哈佛的邀请。 如果叶企孙当时选择留在国外,在优越的条件下钻研物理学,日后甚至可以赢得诺贝尔奖,但他为了中国的未来,这些他都舍弃了。 「 ”伯乐”慧眼识「 ”千里马”,培养众多优秀人才 回国以后,叶企孙又面临了一个重大的人生课题:「 ”学成之后应该如何报效祖国?是选择在国内进行科研还是选择教育人才这条路。” 这个问题令叶企孙很是困扰。最终他决定选择教育,因为科学与教育从来都不分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培养新一批新型科学人才是当务之急。 1924年3月,叶企孙被分配到了西南大学物理系任教。西南联大物理系学生中,包括李政道在内有近十名科学家,都是经由他手培养出来的。 其实李政道之所以可以到美国留学,叶企孙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因为当时的李政道面孔太过稚嫩,看上去像个大孩子,其他人都觉得他没有什么能力。而叶企孙不这样认为,他认为一个人的能力不应该「 ”看脸”,而是要看他的综合实力。即使叶企孙在当时遭到了不少阻力,也要坚持选派李政道到美国留学。 李政道一直都很感激叶企孙这个恩师,就是因为叶企孙,他的命运被改写了。 叶企孙把每一个学生都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女,每个都尽自己的能力去培养,去为他们争取机会。 年轻的李政道 叶企孙在西南联合大学任教一段时间以后,就前往了清华大学应聘任教。从此以后叶企孙就开启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教育生涯。 我们所熟知的数学家华罗庚,也是叶企孙培养出来的。华罗庚由于家庭困难,没办法承担学习费用,无奈之下只能中途辍学,因此华罗庚只拥有一张小学文凭。 而华罗庚还是很热爱数学的,通过自学取得了一定成绩,为了培养当时中国的数学人才,华罗庚就应聘了清华教授一职。 当时叶企孙身边的所有人都不接受将华罗庚聘为教授,但叶企孙觉得华罗庚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无视一切「 ”反对的声音”。坚持聘任了华罗庚在清华大学教授微积分课程,之后还把华罗庚送到英国剑桥大学深造。 年轻时的华罗庚 所以说千里马还是要有伯乐欣赏才行。如果李政道以及华罗庚没有叶企孙这个「 ”伯乐”的赏识,可能他们的才华都无法凸显出来了,人才就此被埋没。 尊重人才,重视知识,撑起中国科学界的半壁江山 叶企孙除了在培养人才方面很有方法,也很会尊重每一个学者。在叶企孙正在创建清华大学物理系之时,他觉得吴有训非常有能力,于是就邀请吴有训加入该系。 叶企孙为了表示对吴有训的重视,把吴有训的薪酬水平定在了全系最高,甚至超过了他自己这个系主任。叶企孙这份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吸引了大批名师前来清华物理系任教任教,其中就有熊庆来、萨本栋、周培源等。 甚至外国一些知名学者也被叶企孙这份精神吸引到这里讲学,这其中就包括欧洲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法国学者郎之万、美国信息论创始人维纳等。 只是短短几年的时间,清华大学的物理系就成了名师云集的地方,甚至还成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科研基地。 清华物理系成员 一直以来,叶企孙无论行政的工作有多忙碌,也总是站在教学第一线,坚持登台讲课。 叶企孙曾说过:「 ”凡是出人才的地方,必然是科学文化最盛行、科学土壤最肥沃、科学气氛最浓厚之地。” 1977年1月13日,叶企孙平静辞世,享年79岁。 叶企孙雕像 他的一生没有留下令人震惊的著作,也没有留下非凡的教育纲领。他甚至连一句豪言壮语都没有,但是中国的物理学教育,却在这位奠基人的手中,一步一步地建设起来。 我是CC酱,儿子汤汤刚刚高一,女儿圆圆即将上初中。为了两个孩子健康快乐成长,从他们出生起,我就在努力学习育儿知识。 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些有关孩子教育、心理、安全等方面的经验,期待和大家交流育儿经验,让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 更多精选文章,欢迎移步我的公众号:CC酱在傲梦

因材施教的小故事,费米教授的课

       著名美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来华讲学时,访问了中国科技大学,会见了少年班的部分同学。在会见时,给少年班同学出了一道题:“有五只猴子,分一堆桃子,可是怎么也平分不了。于是大家同意先去睡觉,明天再说。夜里一只猴子偷偷起来,把一个桃子扔到山下后,正好可以分成五份,它就把自己的一份藏起来,又睡觉去了。第二只猴子爬起来也扔了一个桃子,刚好分成五份,也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了。第三、第四、第五只猴子都是这样,扔了一个也刚好可以分成五份,也把自己那一份收起来了。问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3121个,最后地上还剩1020个 验证: 3121-1=3120;3120×4/5=2496 2496-1=2495;2495×4/5=1996 1996-1=1995;1995×4/5=1596 1596-1=1595;1595×4/5=1276 1276-1=1275;1275×4/5=1020有一个很简单的方法:先借他们4只桃子,那么第一只猴子将桃子恰分作五份拿走一堆(其实这一堆也就是先前他拿的一堆加一个),剩下那四堆各取出一个第二只猴子来分桃子,将四只桃子又放进去,因为原本多一个桃子,就可以平分成…… 答案就是5*5*5*5*5-4=3121 其实这个是最小值 实际上 5*5*5*5*5*X -4得到的每个数值都可以 X取 自然数

       麻烦采纳,谢谢!

名人读书的方法分享

因材施教的小故事,费米教授的课

        1940年到美国读研究生的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他的导师是大师级的物理学家费米教授。

        费米教授每周都花费半天时间跟李政道讨论问题,他的初衷的是锻炼学生,让学生对一切物理问题都能够独立思考,获得答案。

        在一次讨论会上,费米问李政道:“太阳中间的温度是多少?”李政道答:“大概是1000万绝对温度。”费米问:“你是在哪知晓的?”李政道说:“是从文献上看来的。”费米问:“你自己计算过吗?”李政道答:“没有,这个算起来比较复杂。”费米告诉李政道:“作为一个学者,这样不对,你一定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计算,你不能这样轻而易举地接受人家的结论。”李政道问:“那怎么办?这里面有两个公式。这两个公式看起来不复杂,但真要算起来却并非那么简单。”费米说:“你能不能换一个其他的方法来计算?”李政道说:“想什么办法呢?没有大计算器。”费米说:“我们一块儿来做一个大的计算器。”费米教授当时正在做着很重要的物理实验,跟做计算器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他却放下了手中的实验,与李政道一起做起了计算器。

        不久,全世界唯一的、专门用来做大数值计算的计算器出世了。最后李政道用自己研制的计算器,用新的方法成功地计算出了太阳中间的温度。

        在一次讲演中李政道博士专门提及到这个故事。他说,费米教授看重的并不仅仅是做这样一次计算,他是想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科学家,不能轻易接受别人的结论,必须亲手实验,而且还应该尝试使用新的方法。

        这件事情让李政道博士一生受益匪浅。李政道博士说自己是幸运的,在学生时代能有幸碰上了费米教授。这件事情让他得出了任何事情都要以身作则的人生结论,这使他以后无论在学术研究还是与人相处当中,都始终坚持想新方法,脚踏实地,同时也增添了他对科学研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李政道博士说,他现在带研究生沿用的就是费米教授的教学方法,在固定的时间范围内与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探讨、解决问题的兴趣。因为一个人只有对他所从事的事业有了浓厚兴趣,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最终才能够有所发现。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但为师更重要的是传授处理问题的方法。如此,老师才能因材施教,进而拓宽学子的思路和眼界,点石成金,真正使得“桃李满天下”。

        教授

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方法及能力

        1、现代名人谈读书方法

        世界上许多名人之所以成功,与他们善于读书有关。读书有成效,不仅取决于读什么,而且决定于怎样读。以下选择现代名人读书方法6例,介绍如下:

        鲁迅的“跳读”法:

        鲁迅先生认为:“若是碰到疑问而只看那个地方,那么无论到多久都不懂的,所以,跳过去,再向前进,于是连以前的地方都明白了。”这种方法是对陶渊明的“不求甚解”读书方法的进一步发挥。它的好处是可以由此节省时间,提高阅读速度,把精力放在原著的整体理解和最重要的内容上。

        老舍的“印象”法:

        老舍说:“我读书似乎只要求一点灵感。‘印象甚佳’便是好书,我没功夫去细细分析它……。‘印象甚佳’有时候并不是全书的,而是书中的一段最入我的味;因为这一段使我对全书有了好感;其实这一段的美或者正足以破坏了全体的美,但是我不管;有一段叫我喜欢两天的,我就感谢不尽。”

        华罗庚的“厚薄”法:

        华罗庚主张:读书的第一步是“由薄到厚”。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每个概念、定理都要追根求源、彻底清楚。这样一来,本来一本较薄的书,由于增加了不少内容,就变得“较厚”了,这是“由薄到厚”。这一步以后还有更为重要的一步,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能够分析归纳,抓住本质,把握整体,做到融会贯通。经过这样认真分析,就会感到真正应该记住的东西并不多,这就是“由厚到薄”这样一个过程,才能真正提高效率。

        杨振宁的“渗透”读书法:

        杨振宁教授认为:既然知识是互相渗透和扩展的,掌握知识的方法也应该与此相适应。当我们专心学习一门课程或潜心钻研一个课题时,如果有意识地把智慧的触角伸向邻近的知识领域,必然别有一番意境。在那些熟悉的知识链条中的一环,则很有可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新发现。对于那些相关专业的书籍,如果时间和精力允许,不妨拿来读一读,暂弄不懂也没关系,一些有价值的启示,也许正产生于半通之中。采用渗透性学习方法,会使我们的视野开阔,思路活跃,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白寿彝的“研读”法:

        著名史学家白寿彝认为,“读书之读,似应理解为书法家读贴读碑之读,画家读画之读,而不是一般的阅览或诵习。”

        冯亦代说:“我在看书时,每逢看到好处,不免自己的身心也进入书中的‘角色’。好像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演到好处,不由得为所饰剧中人的‘角色’左右”。

        余秋雨的“畏友”读书法:

        散文家余秋雨提出:“应该着力寻找高于自己的‘畏友’,使阅读成为一种既亲切又需花费不少脑力的进取性活动。尽量减少与自己巳有水平基本相同的阅读层面,乐于接受好书对自己的塑造。我们的书架里可能有各种不同等级的书,适于选作精读对象的,不应是那些我们可以俯视、平视的书,而应该是我们需要仰视的书。”

        2、名人读书法

        孔丘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思的“五之法”:“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

        王充的“古今法”:“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韩愈的“提要钩玄法”:“记事者必提其要,篡言者必钩其玄。”

        朱熹的“三到法”:“要口到、眼到、心到。”

        徐特立的“古今中外法”:“把古今结合,中外结合,变为我的。”

        陶铸的“细嚼慢咽法”:“做学问的功夫,是细嚼慢咽的功夫。”

        谢觉哉的“挤钻法”:“没有时间,挤;学不进去,钻。”

        邓拓的“积累法”:“古今有学问的人,有成就的人,总是十分注意积累的。”

        巴金的“苦学法”:“苦学能够战胜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赵树理的“淘金法”:“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

        华罗庚的“厚薄法”:“书由厚变薄是阅读能力提高的标志。”

        冰心的“创新法”:“读书恨与古人同。”

        李准的“先浓后淡法”:“先浓后淡更有味。”

        李政道的“杂七杂八法”:“我是学物理的。不过,我不专看物理书,还喜欢看杂七杂八的书,多看一些头脑就比较活跃。”

        陈善的“出入法”:“既能够钻进去,又能跳出来。”

        鲁迅读书,弥漫开放,精骛八极,而善于收束聚集。他对中外典籍的.精神、心境、情趣之领略重于资料的积累。观其钞古碑,可知心情之郁积;观其日记购书单,于美术史之覃思精研,开掘之深,涉足之广,即令专业美术史家,也当咋舌敛手。他的知识藤蔓构架迁延广大,思想之停蓄因此稳当厚重。那的确是一种弥漫,不是扬琴的颗粒状,不是提琴的收束,而是像手风琴一样的弥漫。

        钱钟书读书,精锐挺进,浩瀚渊深。量大如重峦叠嶂,山高水长。其气势如鹰击长空,纵横裕如,略无阻碍;其全面性如综合部队,兵种齐全,方法现代,周密而充满活力。他是错位文化的整形大师,是五千年文明史的刑侦大师。先生旧学邃密,新知深沉,所向披靡,无坚不摧。然而,即令美国国会图书馆那样的藏书量,也“居然有那么多钱教授不要看的书”(董桥语),可知读书选择的必要和重要。

        董桥读书法,则如训练有素的别动队,穿插自如,干练迅捷,屡有出人意表的战果及斩获。读书在彼,如攻城略地,速战速决,而建设(抽绎、概括)还要超过攻略。推敲其读书法,但见选择高明,如闻金石声,显系注重知识之再生能力;绿意盎然,大有四季常开,花香不败的意蕴。是一种“荡漾着优越感”的读书法。

        李敖读书姿态罕见之开放,如一硕大公园,推倒围墙,吸纳周遭风光,而自有一中心。其于知识信息、资料之吸收,则不论王子与贫儿、芝兰与败草、琥珀珠钻与牛溲马勃,俱兼收并蓄,来者不拒。他以写代读,读写一体,资料海堆山垒,然见解每为过剩信息所掩,识之者,初则惊奇,继之也难免乏味。虽然,其食量亦如拉伯雷《巨人传》一流人物,仍称别开生面。

        3、读书经验漫谈

        中国是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人才如林,学者如云。他们积累了大量的学习经验。

        一、一目十行。这话大家常用,出自《粱书·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宋代刘克庄诗云:“五更三点结漏,一目十行读书。”一眼看十行是不可能的,但用来形容读书敏捷,夸张得可以接受。当今科技飞跃发展,各种书籍浩如烟海,要浏览大量书报,确实需要点“一目十行”的本领。

        二、二分群书。清末名家梁启超很会读书。他把每天所要读的书分为二类,一类是一般的、粗读; 一类是有价值的,细读;格言还要精读。这种主次分明的读书方法,使他获益不浅。

        三、利用“三余”。三国时代的有名教育家董遇,常教导他的学生要善于利用“三余”时间来读书。他说:“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宋代文豪欧阳修对崇敬他的人深有感慨地说:“余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乃马上、枕上、厕上也。”当然,“三上”语有夸大,也不利于健康,不足为训,仪以此说明抓紧一切时间是何等重要。

        四、读书“四到”。宋代朱熹提出读书要“三到”近代胡适加了“手到”,形成了读书要“眼到、口到、手到、心到”的好方法。边看、边诵、边写、边想,才能读得进,记得住,用得上。

        五、贵在“五用”。现代伟大作家鲁迅先生把上面的“四到”,再加上一个“脑到”,归结为“五用”。特别强调,不仅要用“心”记,更要用“脑”思索,善于发现规律,提出问题,勇于创造。这种“眼、口、手、心、脑”五到的提法更全面,收益更为显著,成为读书要诀。

        六、学避“六蔽”。古人认为不好好学习,就会成为愚人、荡人、贼人、绞人、乱人、狂人,总之是不好的人。孔夫子曾经对弟子们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七、“七焚七录”。明代末年有个大学问家叫张溥,他的读书法奇特,读书时先抄一遍,再读一遍,然后把书稿烧掉。再抄再读再焚再抄,反复七次,直到烂熟于心,融会贯通。他苦读成名,给自己书斋取名为“七焚斋”,也叫“七录斋”。

        八、“八面受敌”。这是宋代全能大文豪苏东坡发明的极优读书法。他每读一本书,有计划地分作意义、故实、文物等几个方面,每次钻研一个方面,步步深入,效果显著。东坡说:“此虽迂钝,而他日学成,八方受敌,与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也”。

        九、辨明九事。近人陈中凡钻研古籍,造诣极深。他总结为辨明九事:“一日别真伪; 二日识途径;三日明诂训; 四日辨章句;五日考故实; 六日通条理; 七日治经宜知家法; 八日治史应详察史实; 九日治诸子应知流别。”

        十、十目一行。一目十行的浏览可以博学长识,而十目一行的专注,使人精深。清代学者陆世仪就是用了“十目一行”读书法取得成功的。

        百、百家百遍。韩愈之所以成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坛领袖,是从小就“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鲁迅先生曾形象地比喻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读百家之书,还要熟读百遍。朱熹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东坡也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学自如”。

        千、日记千言。韩愈自幼苦读,日记千言。叶奕绳谈到他学习的方法说:“每读一书……每日必十余段,少亦六七段”。每天记千把字,是好办法。”

        万、万卷万里。杜甫深有体会地谈到自己的写作经验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汉代文史家司马迁总结治学经验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我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读万卷书可接受先人的间接经验。我国地大物博,行万里路可以壮志知情,获得直接经验。两者结合,才使人的认识升华,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如何训练孩子的注意力与记忆力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解决问题,而应让学生参与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能从日常、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即“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与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收集、处理信息,进而提出问题的过程”。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处于教学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对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一环。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维是由问题开始的。我们每一位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越来越不爱提出问题,越来越提不出问题,这也是教学中一个不争的事实。

        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教师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只重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忽视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自身的好奇心、认知冲突、教学氛围的宽松与否等因素也制约着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再次,学生能否提出问题还涉及方法问题,有些学生不明白怎么问、问什么。那么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呢?

        一、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提问的勇气。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生提问的勇气,首先需要教师营造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应以真诚的尊重和发自肺腑的爱心对待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对待那些数学学习稍差一些的学生。其次需要引导学生消除对教师、教材的崇拜和迷信,敢于对教师的讲解及书本上的内容提出质疑。有时,教师还可以故意“犯下”一两个错误,引导学生质疑,以培养学生敢于挑战、提出问题的勇气。

        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不仅要营造让小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学习氛围,还要善于创设蕴含数学问题的情境,让孩子有积极提问的兴趣和意识。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追寻数学问题的欲望和激情,造成其认知冲突,诱发质疑猜想,唤醒其强烈的问题意识,从而诱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因而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对于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

        1、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挖掘数学知识本身特点,创设数学情境。如在教学《吨的认识》时,一位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一只麻雀的重量是100( );一只鸵鸟的重量是100( );一头大象的重量是6( )。学生很快便在前面两个括号里分别填上了克、千克,但是在解答第三题时遇到了“障碍”。此时,学生便会思考并提出这样的问题:有没有比千克更大的质量单位呢?6吨究竟是多重呢?……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2、创设生活化的数学问题情境 学生数学学习的重要目标是从现实生活中“看到”数学,并应用数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因而,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现实背景中,将数学知识和儿童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兴趣。尤其是在第一学段教师应当重点关注孩子是否能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并积极观察、引导、肯定学生提出的和别人不一样的问题,鼓励孩子大胆、尽量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购物情境、乘车情境等都是适合学生接受的问题情境。

        三、改进教学方法,创设提问的机会。教师在备课时往往注重分析教材,注重课堂结构设计的环环相扣,无形中把学生提问的时间给挤掉了。许多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要发言先举手,如果没有教师同意,即使有疑问的问题也不能提,因而也就禁锢了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

        1、通过多种学习方法,为学生提供提问的沃土。为了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留下提问的余地。要让学生利用合作学习、小组讨论、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通过思考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如在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一课时,教师让学生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摆一个12立方厘米的长方体。在摆完之后,许多同学通过小组观察、交流提出虽然几种摆法体积都相同,但它们形状不同,因而表面积也不相同。由学生的提问,教师自然得出:体积相同情况下,长、宽、高越接近的长方体表面积就越小,包装也就越节省。这样就促进了课堂教学的展开和深入。

        2、设立“提问卡”,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设立“提问卡”,记录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课前收集卡片,进行综合、规类,在课堂中有针对性地组织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探索或在教师指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提高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学生的“提问卡”上就记录了一些很有价值的问题:一张纸是不是长方体?如果是的,它的高是多少?如果不是,那么几十张纸的书为什么就是长方体?为什么有的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长方体中能不能有4个面是正方形?

        3、设计开放性作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设计课外作业时,教师要着眼于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适当设计开放性作业,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参加实践,在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如在学完了《年、月、日》知识后,可出示这样的家庭作业:年、月、日月份 年通过学生查日历、问父母或其他途径,写出几个年份每个月的天数,以此让学生在自己调查的过程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学会独立探究的方法。

        四、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老师也给了学生提出问题的时间和空间,并不等于学生就能提出问题了。因为有些学生想向老师提出问题,却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容易产生问题。因此,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多观察实际生活、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养成观察习惯,要培养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素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科学未解开的谜团,只有勤于思考,认真观察,才能切身体会到生活的这种科学魅力。如:学校开运动会,一些学生观察到,400米比赛每位运动员都不在同一起跑线上。于是提出:“400米赛跑为什么运动员不在同一起跑线上?400米赛跑,相邻跑道的运动员起点的距离应该有多远?”的问题,这一问题引发了学生课余钻研数学的热情。

        2、让学生对“解题方法”提出问题。小学数学教学中,从多角度、多方位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是克服思维定势、培养发散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可在学生解决问题时,指导他们按下列的几个层面提问:A、题中所给条件有哪些? B、题中是否有隐含条件?C、可以从哪几个角度去解决问题? D、能否用不同的方法得出结果?经过这些问题的提出,学生便逐渐学会按这些问题进行思考,既提高了解题能力,又学会了如何提出问题。

        3、鼓励阅读,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如在教学《通分》时,教师让学生自学课本提出问题。结果一个学生大胆质疑:“通分时,为什么一般情况下用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教师立刻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价值,并顺势将问题抛给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方法之一。教师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动机,营造提出问题的氛围,创设提出问题的情境,指导提出问题的方法,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促使他们在问题中发展自我,成长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一些名人的学习方法

       个性的心理特征,除了反映在气质、性格上之外,还表现在能力这第三个要素上。 "能力"这个词好理解,如学习能力、社交能力、动手能力…… 但在心理学里,"能力"就不那么简单了。它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的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简而言之,它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 对能力的分类,又众说纷纭。有人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人们的大多数活动所共同需要的能力为一般能力;而为某项专门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就是特殊能力了。比如,人的乐感是不同的,一般人乐感居中,个别人乐感极差,五音不全。我有个学生先天五音不全,还最爱唱歌,一唱就跑调。我常常对他说:"你饶了我好吗?别折磨我的听觉了!"有时他要我做件事,我不愿意,他就说:"你不干?好,马上我唱歌给你听!"于是我不得不帮他做,免受听觉折磨。我这个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特殊能力太差了。众所周知,武汉的舟舟虽然弱智,他把"我有一个伟大的妈妈"说成"我有一个好大的妈妈"。但他在音乐上的特殊能力是一般人远远比不上的。正基于此,他不仅可以指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交响乐队,还指挥过好兀个国家的著冶交响乐团。一般人有这个能力吗?有人把能力分为现实能力与潜在能力,又称为实际能力和心理潜能。我倾向于把能力分为认识能力(智力)、操作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种。 当然,智力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创造力,认识能力即学习、研究、理解、概括、分析、判断等的能力,也称为智力。智力也即智能,但至今没有确定的定义。法国的心理学家、智力测验的发明人比内认为智力是"正确的判断、透彻的理解和适当的推理",有人却认为智力就是学习能力,还有人把智力说成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心理学家布朗则把智力看作是学习能力、保持知识、推理和应付新环境的能力。中国的心理学者,一般把智力看成是在认识方面的多种能力,也就是我下面要分别为大家讲的注意力产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而操作能力则是操纵、制作、运动的能力。如有人动手能为特强,手巧,好的钳工、电工、木工都要有较好的操作力。同样,体操运动员、舞蹈演员的好身法,也是操作力的表现。运动员靠的是体力、耐心、速度、灵敏;除了体力、耐力外,速度、灵敏不也是操作力的表现吗?我还认为,认识能力,也即动脑能力,与操作能力,也即动手(体)能力有相关险。甚至我认为,二者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动脑能力很强的人声动手能力差;而动手能力强的人,有时动脑能力差。 我们常看到这样的儿童,他们数学很差,近乎素质性数学迟钝者,每次考试都不及格。但钥匙丢了,他能很有灵气地打制一把钥匙把锁打开;他很可能对初中物理一窍不通,但可以折卸组装电脑、专电视机,甚至能从汽车发动的声晋里,听出这台汽车故障形成的原因。现在的家长,普遍反映自己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些家长不明白,人只有面对感兴趣的事物注意力才会集中。显然,家长说的注意力不集中,是指在学习、做功课时,孩子注意力不集中。这是普遍的,因为学习不是孩子特别是幼儿感兴趣的事。幼儿最感兴趣的是看动画片。家长们,你的孩子看动画片时注意力不集中吗?肯定非常集中。实验证明,孩子集中注意的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延长,l 岁以下的婴儿集中注意的时间不超过15 秒,1 岁半的孩子对有兴趣的事物,可集中注意5 ? 8 分钟,2 岁10 ? 12 分钟,2 岁半达12 ? 20 分钟,7 ? 10 岁儿童则可集中注意2D 分钟以上,而10 一12 岁的孩子能达到25 分钟了。如果教材好,教法生动,小学高年级学生能保持40 分钟的有意注意。告诉大家这些知识,当父母的就不要以大人的眼光来要求孩子了。他能"认真看书学习,弄通马克思主义"吗? 关键是让孩子对学的东西感兴趣。我自幼动手能力差,你让我往墙上钉个钉子,我也敲不进去,不是把钉子砸弯产就是锤子敲在手上了。但我自觉动脑能力还可以,这不是自恋吧? "社会能力"是我提出的新词儿,联合国卫生组织健康的新定义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能力。社会能力就是人在社会上适应、交往、生存诸能力的总和,用个时髦词儿,它就是"情商"。、社会能力,也即情商由什么构成的呢,容我以后再讲。这里,我重点谈谈知识能力,也即我们平时说的智力,可用"智商"( IQ )表示。心理学界一般认为,智商由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像力和思维力五个因子构成。 我曾为幼儿园中班的孩子讲《 水》 ,用了20 多分钟,没有一个孩子走神,就是利用游戏、表演、提问、孩子上台板书的综合方法,调动孩子的兴趣。 孩子做作业,父母在外面看电视,电视里面传来了《 西游记》 的主题歌广孩子想像到电视画面上抓耳挠腮的猴儿,能不心痒?他能集中注意力学习? 但是有不到1 / 3 的孩子,由于感觉平衡系统的发育滞后,感觉综合失调。他们表现出多动、注意力不集中。对这类孩子,那就要进行感觉统合训练(简称"感统") ,训练上3 个月、半年,会有好转。但2 乃以上的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是对所学东西无兴趣造成的。所以,针对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毛病,我向家长提出以下几个参考建议: 1、 清理战场。孩子做作业前,除子笔、作业本之外,其他东西都撤除,让桌面千干净净,清清爽爽。我们经常看到,孩子一边做作业,一边手里玩着学习的铅笔盒啊、卷笔刀啊等等,这些物品干扰了孩子的学习异使他精神不集中,撤走一了百了。孰- 2、清除杂音。孩子做作业前,其他的人不要大声吵嚷,不要把电视、收声机声音放得过大,,谭以不让孩子听到为宜。 3、及时奖励。对于孩子学习时注意力集中的点滴进步,都要予以鼓励。如果孩子过去注意时间仅5 分钟,现在能坚持8 分钟了,就要立即表扬。孩子是夸出来的。 4、专门训练。感觉综合失调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要到专门的地方,通过特殊的运动器械,由人指导作感觉统合训练;而对一般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可进行一些旨在提高注意力的游戏训练,这类训练的方法很多介我认为珠算娜心算既残酷,也无实用价值。现在计算器已普及,还教孩子辛苦的、程式化的心算干什么?但是我想来想去,珠算、心算有一个好)处,就是调动孩子的兴趣,达到高度的注意力集中。5 、调动兴趣。这是克服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最根本的办法。一个上课注意力十分差的孩子,为什么在游戏机前十分专注,甚至忘了吃饭?游戏机的一些游戏吸引了他。我们无法把课本编得像游戏一样吸引人。基本知识、概念、定义的灌输是枯燥的,但可以编得活些,老师尤其要讲得生动、活泼些,让学生爱听、爱学。我上高中时,有一位教三角函数的老师钟光荣,讲得十分生动。一般说来户数理化很难讲活,但钟老师讲得太妙了,听他的课是一种享受。相反,有位教化学的女者师就讲得十分平淡,上她的课,不少人打吨。好在她脾气好,从不惊醒学生的美梦。(笑声)所以,父母、老师在指导孩子做功课时,一是要全身心投人,让孩子感到有兴趣,注意力自然就集中了。 人的记忆库十分庞大,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大部分信息还是靠我们人脑记忆。我算了算,我小学、初中、高中的老师和同学,能记得名字的就有236 个,加上大学的老师、同学,再加上自己的亲戚子朋友,曾经相处共事的人, 我估计不下5 (兀心人。如果再加上所知道的名人,以及在影视、报刊、小说里出现的人名,就会有几万个名字。你看,单记姓名,我们人脑就能记几万个。我们不可能将认识的人的照片、名字存在电脑里,你总不能见到妈妈,马上打开电脑,核对后再叫声:" ―妈"吧?(笑声)电脑和书本都代替不了人脑。有些东西则不必死记,比如圆周率,你记得小数点后26 位有何用?只能是一种记忆训练,或当人面卖弄卖弄。茅盾先生能把整部《 红楼梦》 背下来,一是表明他记忆力惊人,二是证明他自幼酷爱《 红楼梦》 ,三是他是作记忆训练,四是想留一手"绝招",可以在朋友面前"露一手"。我除了《 好了歌》 和《 葬花词》 的前几句,才不多背呢。当然,十二金钗我倒背如流,因为要常用。我听过一位红学专家老先生的课户他记忆力极差,一些红学中的常识问题,他也要看讲稿户当然,也可能出于慎重,生怕讲错。 我刚上大学时出于好奇,还混到研究生班里,听过吴晗先生讲课。他说得好,有些东西不必记,有的东西非记不可。像《 论语》 中的一些警句格言,唐诗、宋词,一定要背。小时私塾先生逼他背,他不解其意,也要背。现在引用这些东西,不必查资料,脱口而出。他感激他的私塾老师;我则感激我高中的文学老师,他逼我至今能背陶渊明的《 归去来辞》 。现在在广州等三些城市喜都举办一种快速记忆大型报告会,还有封闭培训班很红火,它确实有套神奇的记忆诀窍,对背外语单词有用。但背一些毫无关联的外文字母大杂烩不是无用功吗?人生的生命短,精力有限,不要记无用的东西,要防止"记忆垃圾"涌人大脑。我们的家长,往往把记忆力视为智力的惟一因素,往往以"我儿子5 岁,能背16 首唐诗"为光荣。她不知道,她儿子可能被她教育得缺乏想像力,只有"知识依赖性"― 什么问题都不考虑。你问他:"小朋友,饭吃了吗?" 他只会说:"您去问我妈!" 也许你的儿子天生就对数学不感兴趣,他就是讨厌数字和计算,即使他能背许多唐诗,在智力上也不够全面。孩子的记忆力一般相关不大,主要靠锻炼提高记忆力的训练方法也很多,我们不妨对孩子作如下训练: ( l )人名记忆赛。将华人获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人名(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棣文、崔琦等)写在黑板上,让孩子看3 分钟,擦去人名,看谁记得全,记得准 ( 2 )地名记忆赛,让孩子熟悉中国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名字,看谁说得全莽并指出它们的位置。 ( 3)把夏、商、周、春秋、战国(秦楚齐燕韩赵魏七雄争霸等等)、秦、西汉、东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的朝代顺序理清,让孩子比一比谁记得好。 ( 4)诗词记忆赛。选几首较冷僻,但很清新的诗词。如韦承庆的《 南中咏雁》 :"万里人南去,三春雁北飞,不知何岁月,得与尔同归。"再如崔颖的《 长干曲》 :"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 (5)书名记忆赛。从书架上任取10 本书,让孩子看5 分钟,然后把书撤下,一让孩子说出这10 本书名。 这类记忆赛可增长孩子知识,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不妨多试。最好大人与几个孩子一起比赛,对优秀者表扬,对记不全者,多鼓励。 记忆力经过训练可以大大提高。神童卡尔· 威特天资一般,但他父亲特别重视对他的教育,奇迹出现了。他6 岁左右记了三万多词汇,能讲5 门外语,8 岁能熟练地掌握德、法、意、拉丁语、希腊语及英语6 种语言,还懂得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擅长做数学题;9 岁考人莱比锡大学学习,14 岁不到就发表数学论文,获博士学位,16 岁又获得法学博士,23 岁成大学教授。( 汤笑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江苏教学点教授 )

循序渐进学习方法名人例子

       1.培根的读书方法

       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认识事物原理。·····为了寻找真理,启迪智慧”。与此同时,他还告诫人们读书时应注意的三个方面。

        第一,读书不宜太慢。

        培根认为“读书太慢会弛惰”,因此,他希望人们读书应思想敏锐,注意力集中,不要过慢,这样容易生效。

        第二,不要装模作样。

        培根认为“为装潢而读书是欺人”。

        第三,不要照搬书本。

        培根认为“只按照书本办事是呆子”。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他们最明显的特点是书上怎么说便怎么办,一点也不知变通或灵活使用。

        既然如此,培根又提倡什么样的读书方法?究竟如何读书才算合理的呢?归纳起来,大约有三点。

        第一,对于不同的书,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他认为“书籍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所以,有的书只要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通读,细读,反复读。

        第二,对不同的书可作不同的选择。

        由于古今中外的书浩如烟海,它们的类别和内容各不相同,在此情况下,培根认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知识结构加以适当选择。在他看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

        第三,光读书求学问还不行,还得运用和实践。

        培根是个非常聪明智慧得人,不单纯是个学者,还涉足政坛,参与政治,曾任英国女王得掌玺大臣,因此,他一直注意并强调书本知识得运用和书本知识与实践经验得结合。他说:“学问虽能指引方向,但往往流于浅泛,必须依靠经验才能扎下根基。”

        为了使人进一步理解他所说的意思,他又将几种人的情况加以比较说:“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聪明者则运用学问。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

       2.歌德的读书方法

       第一,歌德认为知识和真理应当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和不懈追求而去获得。

        他认为真理是应该通过学习、思考、探索和辛勤的劳动而去获得,如果上帝恩赐,唾手可得,那就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歌德主张对每一门学科都要专心去学,尽量学好它。

        当时德国的一般学校里课程安排很多,有些设置不一定合理,歌德对此很有自己的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学习主张: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要去掉那匹。聪明人会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专心致志地去学一门,学一门就要把它学好。 第三,歌德认为仅有书本知识不够,还需要实践和运用。

        歌德不仅博览群书,谙熟音乐、绘画、雕塑等各门艺术,而且一向注意运用,关注到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地结合。他曾说:“理论本身对它自己是没有用处的,但它却使我们相信各种现象之间的关联性。”他又说:“因为我们对自己学习过的东西,归根到底,只有能在实践中运用得上的那一部分才记得住。”实践和运用不仅能加强记忆,而且也能增强我们的判断能力。

        第四,歌德主张向古代的经典学习。

        歌德早年曾与席勒等人在文学上发动“狂飙运动”,为德国的浪漫主义代表作家,但是他还是希望人们要向古代的经典作家学习,并不因自己开启浪漫主义风气而抛弃古代经典。在谈到当时德国戏剧时,他说:“我们要学习的不是同辈人和竞争对手,而是古代的伟大人物。他们的作品从许多世纪以来一直得到一致的评价和尊敬。一个资禀直正高超的人就应感觉到这种和古代伟大人物打交道的需要,而认识这种需要正是资禀高超的标志。让我们学习莫里哀,让我们学习莎士比亚,但是首先要学习古希腊人,永远学习希腊人。”

        总之,歌德是个好学不倦的人。正由于他的勤奋读书和刻苦探索,以及他人格的伟大,才使他集文学创作与科学研究于一身,成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3. 列夫·托尔斯泰的读书方法

       第一,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并加以归纳。

        1891年,六十余岁的托尔斯泰曾在给一位友人的一封信中开了一份书单,题为《对我产生了印象的书籍》。在这份书单中他把过去各个年龄阶段所阅读的书籍分成“印象深”、“印象很深”、“印象极深”这样三个层次,这说明他还是很善于总结和回顾自己的读书经历的,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二,托尔斯泰认为读文学作品,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性格。

        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读书,尤其读纯文学的书——要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该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上。”既关心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更关注“文学作品中所表现的作者的性格”,这可以视为托尔斯泰第二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第三,托尔斯泰喜欢朗读文学作品,并在诵读中感受或评判一篇文学作品的好坏。

        托尔斯泰在休息、闲暇或与友人聊天的时候,经常会动情地朗读起他所喜欢的一些文学作品,并经常因朗读而感动地掉下眼泪。有时候,他在朗读之后,还会加以评说。象托尔斯泰这样喜欢朗读别人的作品,然后再加以评说的情况,在其他著名作家的身上并不多见,但这对于加深一篇文学作品情愫和内涵的理解,却有极大的好处,这不妨可视为托尔斯泰第三个值得引起重视的读书方法。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托尔斯泰还有一些读书方法也应值得注意。例如,他在阅读书籍之外,还经常喜欢与人谈论,交流思想和读书心得等等。

       4. 列宁批注阅读法

       列宁酷爱读书,在紧张的革命斗争生活中,甚至在被捕、流放中仍然手不释卷。他读书时很喜欢在书页的空白处随手写下内容丰富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有时还在书的封面上标出最值得注意的观点或材料。一旦读到具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著作,他还在书的扉页上或封面上写下书目索引,特别注明书中的好见解、好素材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论断的所在页码。列宁把做批注视为一种创造性劳动,非常认真地加以对待,从不马虎草率。他一般使用铅笔批注,很少用钢笔。他写批注的过程,可以说是与书的作者探讨甚至激烈争论的过程。每当读到精辟处,他就批上“非常重要”、“机智灵活”、“妙不可言”等,读到谬误处,就批上“废话!”、“莫名其妙!”等等,有的地方则干脆写上“哦,哦!”、“嗯,是吗?!”、“哈哈!”、“原来如此!”等等。其读书入神之态,跃然纸上。更有价值的是,列宁的重要著作《哲学笔记》就是在读哲学书籍时写的批注和笔记汇编而成的。它被公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著作之一。认真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认真钻研,把握书的主要内容,也可以督促自己动手笔录,记下某些感受、某个思想火花。将来重温此书,还可进行比较,看看当初的认识是否正确,是一种有效的读书方法。

       那么,列宁又是怎样提高阅读速度的呢?

       列宁读书的速度和理解的深度异常惊人。有一次,一位老布尔什维克见列宁捧着—本很厚的外文书在快速翻阅,便问他要把一首诗背下来需要读多少遍,列宁回答说:只要读两遍就可以了。

       列宁之所以具有如此强的记忆力,是与他读书过程中的专心致志分不开的。他读起书来,对周围的一切就理会不到了。有一次,他的几个姐妹恶作剧,用6把椅子在他身后搭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一动,塔就会倾倒。然而,正专心读书的列宁毫未察觉,纹丝不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书,才抬起头来,木塔轰然倒塌……

       这个故事说明,要想把书读透、记牢,必须高度集中注意力。古人早就说过:“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有不到者乎?

       5.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

       恩格斯的读书方法之一是重视读原著,一般不轻易使用第二手、第三手材料。1884年8月6日,德国社会民主党人格奥尔格·享利希·福尔马尔给恩格斯写了一封信,说有一位女士对社会主义感兴趣并打算研究社会科学,但不知进哪一所高等学校才好。恩格斯复信道,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大学里每一门科学尤其是经济学被糟蹋得很厉害,关键是要自学,并掌握有效的自学方法。恩格斯在信中说:“从真正古典的书籍学起,而不是从那些最要不得的德国经济学简述读物或这些读物的作者的讲稿学起”,“最主要的是,认真学习从重农学派到斯密和李嘉图及其学派的古典经济学,还有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著作,以及马克思著作,同时要不断的努力得出自己的见解。”也就是说,要系统地读原著,因为“研究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迷途。”(《马克思恩格斯(资本论)书信集》)。从其阅读过的书目来看,他虽然也读过大量的通俗小册子,报刊等,但花功夫最大,读得最多的还是那些经典原著。他认为,系统读原著是从事研究的一种正确的读书方法。这样,可以了解一个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不仅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基本原理,而且可以掌握其发展过程,了解这一理论的全貌。

       6. 马克思的读书方法

       第一,读书喜做摘要和笔记。

       马克思读书,很有系统性,经常是带着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每逢书中他自认为重要和有参考价值的地方,都加以摘要,并做笔记。

       第二,坚持有规律性的读书生活。

       马克思的一生虽然颠沛流离,在法国等许多国家流浪或暂寓,但他的读书生活一直没有间断。自从1849年夏迁居伦敦后,马克思的经济陷入困境,家庭生活十分艰难。但他依然坚持读书和科研工作,并在其中找到了“无穷的安慰”。他当时每天早上9时准时来到大英博物馆阅览图书,直到晚上7时回家。不管风吹雨打,春夏秋冬,每天都是如此。连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都认识他了,知道他的专座。由于多年从不间断的阅读,以致他的座位底下出现了他双脚踩出的印痕。

       第三,紧张的阅读和轻松的阅读有机结合。

       马克思主要从事的是政治经济、哲学、政治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因而阅读任务也相当繁重和紧张。由于马克思早年爱好文学,喜欢阅读文学作品,并曾做过当诗人的梦。因而,每当他工作疲倦,在理性的书籍里徜徉过久而需要休息时,他便捧起一本诗集,或者是一部小说,走进另一世界,并以此来调剂和舒缓自己疲劳而又绷紧的大脑,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第四,明确和妥善认识书籍阅读和自身创造之间的关系。

       对于书籍,由于对个人的帮助不一样,所以每个人也都作出了不同的理解和评价。如有些人把书视为自己的朋友,有的视为老师,有的视为精神食粮,有的视为智慧或快乐的来源,有的视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也有的人把他作为自己的装饰品,附庸风雅。但马克思却不一样。虽然他早年也得到过书的启示,读过难以计数的书,可他却指着案桌上的书,对他的朋友说:“他们是我的奴隶,必须按我的意志为我服务。”

       这些话在有些人看来,或者会以为马克思有点狂傲,但在这里,至少可以说明三点:第一,马克思读书,既钻得进,又拔得出;第二,马克思把欧洲当时的所有经典著作大致上都读通了,他没有拜服其下,而是站在这些经典之上,又站在时代的高度以审视的眼光加以俯瞰,所以站得高,看得远;第三,马克思读书,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境界,否则是说不出这种话,难有这样的体会的。

       当然,除了方法以外,马克思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时代的高峰,形成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是与他终身刻苦勤奋的攻读以及勇于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密不可分的。他曾说:“在科学上是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的,只有在崎岖攀登的小路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

       7. 伍尔芙夫人的读书法

       第一步是尽量敞开胸怀,来容纳作者给自己带来的无数印象;第二步是比较与判断。第二步比第一步复杂得多、困难得多,必须经过广泛的阅读,有充分的理解力和很好的记忆力,才有可能进行生动有力的比较。更难的是对作品作出确切的评价,指出它的失败与成功,哪一部分是它的优点,哪一部分是它的缺陷。对这两个步骤,伍尔芙夫人形象地比喻为当“朋友”与当“法官”。当“朋友”是为了解书的内容,获得印象。但这仅仅完成了阅读过程的一半,就此止步是不行的。要想从阅读中得到充分的收获,还必须作进一步思考和判断。初步的印象有时并不可靠。当人们拿一本书与别的书比较时,意味着态度已经有了变化,从前是作者的朋友,现在则想当一名法官。我们同样也不能太严厉。但有些读物是例外。对那些伪书、劣书、坏书,对它们的审判必须严厉。在评价一本书时,最好把它与同类著作中的最佳作品作比较,不仅能使之优劣分明,还能使那些优秀作品相得益彰,给我们留下更深的印象。

       8.田中角荣的“撕书”读书法

       曾任过日本总理大臣的田中角荣,早年由于家境贫寒,上完高小以后就失去了系统学习的机会。在半工半读的学习中,他十分注意读书方法。为了锻炼自己的记忆力,他一页页地背诵《简明英和词典》、日文辞典《广辞林》,采用的办法就是一次撕下一页,记熟了就扔了。这锻炼出他非凡的记忆力。

       9. 高尔基读书法

       第一、坏书、好书都要读,在从阅读中区分好与坏。

       高尔基由于早年生活困顿,四处流浪,总是拿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包括人们人为不宜读的书。通过对好书、坏书和各种书籍的广泛阅读,他感到“正派的书固然好,坏的魔道书也好,念得越多越好,要把所有的书都念过,才能找到好书。”书是通过比较才能分出好坏的。而且通过好、坏各种书籍的阅读,才能分辨出生活中的好与坏。

       第二、读书要虚心,要抱着想他人学习的态度来读书。

       他认为读书不能光凭自己的爱好,来追求某一流派和类别,而要对各种文学流派和思想学派都加以阅读和观察,本着学习的态度,吸取其中对自己有益的东西。读书态度要认真、虚心。

       第三、读过书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

       他提倡一边重视读书,一边也要重视生活,并主张对读过的书最好再回复到生活中去检验一下,看看哪些是正确和有用的,哪些是错误和无用的。这样读书,对书本知识或生活认识,都是大有益处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0.爱因斯坦的读书方法

       第一,勤奋刻苦的自学精神和自学习惯。

       爱因斯坦后来的成功,与他从小就有的刻苦自学的习惯是分不开的。11岁时,他就读完了一套通俗科学读物,并对科学开始发生兴趣。12岁时,他又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这两件事,对他以后得发展道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他还阅读其他人的著作,并对哲学发生兴趣,13岁就开始读康德的书。后来,他在《自述片段》中曾说:“我的那一点零散的有关知识主要是靠自学得来的。”

       第二,读书学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追求而有所舍弃。

       爱因斯坦对自己曾有所描画,其中有一句说:“我是一个执意的而又有自知之明的年轻人。”

       他根据自身的特点、志向和兴趣,不求面面俱到、全面发展,而是毅然地舍弃和“刷掉了”学校里的许多课程,把精力和热忱集中在物理学的学习上。结果不出所料,他在物理学方面果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这一胆大舍弃和合理调整,以及所做的选择,完全是符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的。

       第三,读书学习之外,常与同学讨论。

       早在爱因斯坦上中学的时候,他就与两个青年朋友经常在晚上一起学习和讨论各家哲学著作,谈论哲学和科学的各种问题。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有这个习惯,在苏黎世工业大学读书时,他与马尔塞耳·格罗斯曼建立了真正的友谊,这种友谊与它们共同的学习与志趣是分不开的。

       后来,他的这位同学成为著名的大学数学教授和数学家,最后又帮他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因为广义相对论中不仅有物理学的论断和解释,还牵涉到一些数学问题,这方面他解决不了,才请格罗斯曼来帮忙的。由此可见,学习中的讨论交流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有时对双方都有好处。

       第四,提倡深入理解,反对死记硬背。

       爱因斯坦出生于德国西南部的古城乌耳姆一个犹太人的家庭。当时的德国学校,教育纪律十分严格,盛行的又是一些死记硬背的读书方法。爱因斯坦对此十分厌恶,他喜欢“自由行动和自我负责的教育”,学习中喜欢采用深入理解的方法。

       他在回忆自己要考大学的那段生活时曾说自己:热衷于深入理解,但很少去背诵。以后,即使到了大学读书,他仍坚持“深入理解”的学习方法,而决不去搞那些不必要的死记硬背。

       1、朱熹读书

       宋朝的著名学者朱熹,是个学识渊博的人。他遍注典籍,对经学、史学、文学、乐律以及自然科学,均有研究。他在读书方法上,特别强调“循序而渐进“。

       他说:“学者观书,病在只要向前,不肯退步,看愈抽前愈看得不分晓,不若退步,却看得审。”就是说,读书要扎扎实实,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有时还要频频回顾,以暂进的退步求得扎实的学问。

       2、纪昌学剑

       先秦时期,纪昌去拜箭法高手飞卫为师学习射箭,飞卫让他练好眼睛的基本功,他回家看妻子织布,练就圆睁眼睛,一点也不眨。飞卫让他练把小东西看成大东西,纪昌把头发上的小虱子看成车轮,飞卫这才教他射箭,从此成为百发百中的神射手。

       3、苏步青学习

       苏步青说,对于学习,有些人了解得快一点,有些人了解的慢一点。我读的教学书、参考书也好,其他书也好,起码要读三遍,读到这本书优点在什么地方,缺点在什么地方,一清楚,我才把它抛了,算是成功了。比人家花的功夫要多,好处当然也比较多,一生用不完。

       4、鲁迅刻字读书

       鲁迅为了勉励自己学习,制作了一张小书签,书签上有10个正楷小字:“读书三到:心到、眼到、口到。”读书时,他把书签夹在书里,每读一遍就从上往下盖掉一个字,读过几遍之后,就用默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用不了多久,他就能熟练地把课文背出来了。

       5、吕蒙读书

       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大将,他曾多次立下大功,却不爱读书。于是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是大将军了,肩上担子很重,一定要多读读书,长点见识。”吕蒙便开始读书。慢慢地,他发现书中有很多以前他根本不知道的东西。

       一次,他读到孙膑用“减灶计”诱使庞涓轻敌,最后打败庞涓的故事,感到眼界大开。于是,吕蒙逐渐爱上了读书。在军务繁忙之余,他便一头钻进书堆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古代的兵法和史书。几年下来,吕蒙的军事才能大有长进。孙权大为高兴,就让吕蒙担任了大都督,统领全国兵马。

- END -

育儿教育方法蛋糕_育儿教育方法大全

1.如何引导孩子成为快乐的人育儿分享中二班幼儿园2.怎么做婴儿蛋糕3.正确的育儿方法有哪...

薛之谦的育儿方法_薛之谦孩纸

1.薛之谦唱歌技巧2.薛之谦怪咖歌词含义薛之谦怪咖歌词是什么意思3.相爱相杀一定有更好的...